全職媽媽的二度就業之路 【早療所106李國英 撰】

在進入早期療育研究所之前,我是一個睽違職場十數年的全職媽媽,親力親為教養一雙有特殊需求的子女,儘管年輕時也有自己的專業,但若有人問起我最擅長的事,那應該就是做我孩子的媽媽吧!這些年來,我為解決孩子的適應問題非常努力學習,然而這些經驗因為缺乏系統化的整理,難以廣泛運用在不同需求的個體與家庭,感謝長庚早期療育研究所的師長讓我得以在此充實自己,整合人生經驗和專業知識,成為助人專業的養分。

在早期療育研究所修業期間,特別感謝陳麗如教授的教導和鼓勵,重拾課業進入研究所的歷程非常挑戰,和年輕同學一起上課也是全新的經驗,做研究、寫論文更是不敢想像的事,麗如教授讓我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,即使中斷十數年的職涯,還是有貢獻所學的可能;感謝程欣儀教授帶我見識善用科技解決困境的可行性;感謝黃靄雯教授分享她做研究和整理文獻的方法,並提醒我助人者必須照顧好自己,職涯才可能永續經營;感謝所長陳嘉玲教授讓我在兼顧家庭的狀況下旁聽學習拓展視野,感謝陳惠茹老師和康琳茹老師對我的支持與關心,讓我在家庭與親職的人生課題中稍獲喘息。此外,也感謝職能治療系的孟令夫老師,在我修課及旁聽期間給我飽滿的信心,讓我在眾多優秀的同學裡相信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有其價值。

在早期療育與特殊教育的領域裡,我先成為被服務的對象,才變成助人的專業人員,我的碩士班同學在入學前多已具備一定水準的專業能力,過去十數年專心育兒的全職媽媽好像沒什麼值得稱道,接近熟齡才重拾課本、二度就業似乎也是無法挽回的劣勢,我得拚命努力追趕,才有機會得以望同儕之項背,直到畢業後實際服務案家的時候,才發現過去養兒育女和早療的縱貫經驗,使我更能以家庭為中心去思考,提供家長可行的策略方案,並讓案家與合作夥伴用正向的觀點來看待彼此,進而減少誤解,凝聚共識,使介入策略順利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讓療育更見成效。研究所裡認識的前輩、專家,以及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同學是我的資源,老師群們更是我的後盾,早期療育是跨專業的團隊工作,沒有一項專業能凌駕、取代或被取代,家長也是早療的專業團隊之一,能讓早期療育的運作更加周延。

我的二度就業,是兩個孩子帶我入門,更多虧了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的栽培,使我從自助到助人,進而擁有重回職場的能力和勇氣,謝謝過往拉過我一把的貴人,也期許未來有更多家長投入,化困難遭遇為力量,一起為特殊需求族群而努力共好。

【李校友目前任職於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兼任講師】

一張含有 個人, 室內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李國英校友近照